全球变化数据大百科辞条

   

苟照君1,刘峰贵1*,刘  2,陈利军3,陈文波4 陈仲新5

1.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,西宁 8100082.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,北京 100101
3.
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,北京 1008304. Keio Research Institute at Shonan Fujisawa Campus (SFC), Keio University, Fujisawa, 2520882, 日本;5.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区划研究所,北京 100081

关键词:青海湖;鸟岛;湟鱼;数据大百科

DOI: 10.3974/geodp.2018.01.20

 

 

1  青海湖地理信息数据图

青海湖(QingHai Lake)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,青海省境内,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,蒙语和藏语分别又称“库诺尔”和“措温布”,均意为“青色的海”。地理位置为37°14′5″N- 36°32′56″N99°36′58″E-100°45′32″E(图1)。青海湖四周群山环绕,大通山、日月山、与青海南山之间隆起形成断陷盆地,呈西北高而东南低势态,湖区面积4,304.79 km22015年),湖岸线长501.04 km2015年)[1],湖中心有海心山、三块石、鸟岛、海西山和沙岛五个形态各异的岛屿,其中最大岛屿的面积为1.17 km22015年)、岸线长5.52 km2015年),最小岛屿面积为4,666 m22015年)、岸线338.42 m2015年)。湖区位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区,高寒干燥、年平均降水量370 mm左右;年蒸发量1,500 mm左右[2];水源多以季节性河流补给为主,其主要补给河流有布哈河、乌哈阿兰河、沙柳河、哈里根河、甘子河、倒淌河和黑马河等7条河流,其中,布哈河是湖区内最大的地表径流。尕海、新尕海、海晏湾潟湖和耳湖4个子湖由南至北依次坐落于湖区东部[34]青海湖鸟岛位于青海湖西北隅,地势平坦、三面环水,是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,有“鸟岛王国”之称(图211)。每年春夏之交时,数以十万计的鸟类聚集于此,其中斑头雁、鱼鸥、棕头鸥、鸬鹚4类鸟是鸟岛的永久性栖居鸟类。每年产卵之季,岛上鸟蛋遍布,又称为“蛋岛”(图9)。

 

 

 

2  2002年中国发行的青海湖邮票3-1:青海湖畔(原件胡启恒捐赠给林超地理博物)

3  中国2002年发行的青海湖邮票3-2:鸟岛(原件胡启恒捐赠给林超地理博物)

4  中国2002年发行的青海湖邮票3-3:青海湖远眺(原件胡启恒捐赠给林超地理博物)

 

 

 

 

 

5  青海湖极限片(2012

(原件刘闯捐赠给林超地理博物馆)

6  青海湖远眺极限片(2012

(原件刘闯捐赠给林超地理博物馆)

 

7  青海湖鸟岛上的棕头鸥

(陈仲新摄2012.05

8  在青海湖鸟岛中栖息的普通鸬鹚(陈文波摄 2012.05

9  青海湖蛋岛斑头雁正在孵化中

(陈文波摄 2012.05

10  青海湖鸟岛极限片(2012

(原件刘闯捐赠给林超地理博物馆)

11  青海湖鸟岛极限片(2012

(原件刘闯捐赠给林超地理博物馆)

湟鱼是青海湖特有鱼种,是我国唯一的高寒碱水鱼种,是青海湖鸟共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核心物种,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湟鱼为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条件、恶劣的自然环境,以及因地质运动而使青海湖变成闭塞湖的环境骤变,其鳞片逐步退化,只在肛门、臀鳍两侧和肩带部位还保留有稀疏的特化鳞片,故名为“青海湖裸鲤”。青海湖高盐度和高碱性的环境会遏制湟鱼的性腺发育、成熟,因而湟鱼世袭有溯河洄游产卵的习惯,每年春夏之交成群集结逆流而上,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,最远可溯流180 km,最近也在30 km以上。湟鱼生长极为缓慢,约每10年生长仅50克,目前已被纳入《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》并采取了诸多封湖育鱼措施(图12)。

12  2005年青海湖被中国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湖,青海省邮政发行明信片予以纪念青海湖特产湟鱼

(原件刘闯捐赠给林超地理博物馆)

青海湖地区旅游资源丰富,2005年被《中国国家地理》评为中国最美的湖泊,2011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,2012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。2002年初青海省举办了首届“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”,经过15届赛事,已升级成为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(图1314),亚洲顶级赛事。

 

13  2002年首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纪念张2-1(原件刘闯捐赠给林超地理博物馆)

14  2011年国家邮政发行减排和竞技双优势的自行车运动纪念邮票,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推动了自行车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(原件刘闯捐赠给林超地理博物馆)

 

参考文献

[1]       苟照君, 刘峰贵, 刘闯等. 青海湖——全球变化数据大百科辞条[DB/OL].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, 2018. DOI: 10.3974/geodb.2018.02.18.V1.

[2]       孙永亮, 李小雁, 汤佳等.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及其水文效应[J]. 资源科学, 2008, 30(3): 354-362.

[3]       Feng, Z. K., Li, X. H.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study for water area change and lakeshore evolution of Qinghai Lake in last 20 years [J]. Journal of Paleogeography, 2006, 8(1): 131-141.

[4]       张洪源, 吴艳红, 刘衍君等. 20年青海湖水量变化遥感分析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18, 37(6): 823-832. DOI: 10.18306/dlkxjz.2018.06.009.